港初創PortfoPlus一站式管理保單 綜合分析需要 AI計算投保潛力
原文刊於信報財經新聞「StartupBeat創科鬥室」

黃田剛(前排右)透露,大約百多萬元的創業資本,主要來自數碼港的資助、親友及自掏腰包。(黃潤根攝)
很多港人因應自身不同需要,往往擁有多張保單,隨時涉及不同保險公司,要妥善保管說易行難,「有時即使翻箱倒篋,保單亦不知所終。」曾於IBM從事IT工作數年,「半途出家」轉職保險的黃田剛,決定結合自己過往經驗,開發手機應用程式(App)PortfoPlus,讓投保人士一站式管理保單;系統亦會輔助保險從業員,分析客戶保障範圍是否足夠,以便提供更佳的投保建議。
黃田剛之所以開發PortfoPlus平台,源於數年前,有親戚在沖繩旅行期間突然暈倒送院,同行妻子由於不認識丈夫的保險顧問,以致無法聯絡對方。該名親戚在當地留醫兩日後離世,痛失親人的黃田剛慨嘆,「香港雖是先進地方,卻沒有一個平台讓人在危急關頭快速搜尋保單資料,然後馬上向相關保險顧問求助。」

PortfoPlus系統會利用大數據,分析客人現有保障是否足夠。(黃潤根攝)
暫僅供保險顧問使用
這宗不幸事件啟發他研發PortfoPlus,然而他明白,保單資料對大部分投保人士而言,是一堆複雜的銀碼及條款。故此,平台暫只開放予保險顧問註冊使用,由他們為有意使用平台服務的客人上傳保單資料開設賬戶。
成功開戶後,投保人便可登入平台,瀏覽各張保單細節。黃田剛補充,系統會利用大數據,分析客人現有的保障是否足夠;亦會依據投保人所填寫的供養家庭開支、物業按揭餘額,以及通脹等因素,估算投保人目前的人壽保障,能夠協助供養家人多久,考慮是否需要加大保額;若要加大保額,應該增加多少才能達致良好保障水平。
有了這些分析數據後,保險顧問可主動出擊,為客人提供投保建議。黃田剛指出,平台的保險顧問專屬介面,能清楚顯示哪些客人尚未購買何種保險,並透過人工智能(AI)算法,分析客人投保新單的潛力。

黃田剛慨嘆,香港沒有一個平台,讓人在危急關頭,快速搜尋保單資料,向相關保險顧問求助。(黃潤根攝)
然而,程式至今未臻完善,例如,保險顧問為客人開設PortfoPlus賬戶時,仍需要用人手把客人的保單資料逐項輸入平台,皆因保險公司尚未開放應用程式介面(API)。因此,只好把保單資料輸入程序盡量簡化,「輸入一張保單資料,平均只需約1分鐘。」
黃田剛又說,假設顧問甲幫客人在PortfoPlus開戶,若客人尚有其他由顧問乙跟進的保單,一樣可把該些保單資料交給顧問甲代為上傳至平台,以作整合。不過,如保單資料不完整,客人或要自行向所屬保險公司預先索取資料。
首輪融資因疫情受阻
PortfoPlus平台於2018年推出,至今約有5000多名投保人士及保險顧問使用程式。黃田剛稱,目前只向保險顧問收取每月200多元的費用,不限保單數目,投保人士則費用全免。
公司是港大創新及創業中心iDendron支援初創,亦是數碼港培育公司;大約百多萬元的創業資本,主要來自數碼港的資助、親友及自掏腰包,「之前報過3次CCMF(數碼港創意微型基金)都失敗,培育計劃要到第二次才成功。」他又透露,自己在公司未有支薪,加上政府提供科研人員薪金津貼,「公司的Burn Rate(資金消耗率)不高,未有太大財政壓力。」惟原本計劃今年第二季籌集首輪融資,現因新冠疫情而暫緩。

平台於2018年推出,至今約有5000多名投保人士及保險顧問使用程式。(PortfoPlus fb圖片)
虛擬保險未構成威脅
問到本港的虛擬保險發展對PortfoPlus帶來什麼影響,黃田剛認為,PortfoPlus旨在協助保險顧問提升服務水平,跟不設保險顧問的虛擬保險不同;若PortfoPlus客人有意購買虛擬保險,他們在PortfoPlus整合的保單資料亦有助「財務需要分析」(FNA),認為兩者將來有合作空間。黃田剛坦言,現時不少人對應否投保仍甚無概念,需要保險顧問指引,「虛擬保險無法教育市場,所以保險顧問仍有價值,只是需要科技配合工作。」
「據我所知,保險顧問目前尚未感受到虛擬保險是一種威脅。」惟虛擬保險是新趨勢,「假設100個客人,可能當中有20人,很清楚自己想要什麼保險產品。這部分的生意,就會落到虛擬保險手上,我相信他們會冒起,但整體市佔未必好高。」
採訪、撰文:陳子健
延伸閱讀:
疫廈警報功能提醒大眾
支持EJ Tech
如欲投稿、報料,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,按這裏聯絡我們。
Related Posts
Latest News
-
香港網絡安全敲響警號 (方保僑)
近日,香港數碼港和消費者委員會先後遭到黑客惡意攻擊,這些事件無疑為香港的網絡安全敲響了警號。究竟相關事件對我們有何啟示?我們又該怎樣補救和防範?數碼港和消委會都是本港公營機構,分別負責推動創科發展和維護消費者權益。然而,這兩個機構遭駭,導致大量數據和個人資料被盜取,甚至威脅把資料放到暗網上公開,從而勒索贖金。這些事件不僅對數碼港和消委會的形象和信譽造成嚴重損害,亦對香港的網絡安全和市民私隱保障帶來嚴峻挑戰。
- Posted October 2, 2023
- 0
-
亞運村倡低碳 掃碼賺獎賞
除了虛擬手語翻譯官「小莫」,阿里雲智能集團同時為杭州亞運推出一款名為「雲上亞運村低碳賬戶」的網頁應用程式,鼓勵運動員、記者及工作人員,實踐低碳生活。負責該項目的阿里雲智能集團副總裁及企業服務總經理熊務真,在杭州向亞太區傳媒介紹程式時指,亞運村各區均設有專屬二維碼,當村內一眾亞運參與者回收廢物、用膳時吃光所有餐點、購物時不拿取膠袋等,即可利用該網頁應用程式拍照記錄,或掃描相應二維碼獲取碳積分。
- Posted October 2, 2023
- 0
-
亞運AI即時傳譯手語話音 阿里雲「小莫」助打破聽障隔膜
社會共融是大勢所趨,借助人工智能(AI)科技可縮窄語言鴻溝。本身是杭州亞運大會官方合作夥伴的阿里雲智能集團,推出虛擬手語翻譯官「小莫」程式,協助全中國總數達3000萬名聽障人士,參與現正舉行的杭州亞運,以及將於本月22日至28日舉行的亞洲殘疾人運動會(亞殘運)。
- Posted October 2, 2023
- 0
-
運動醫學科技不斷提升 助力香港運動員拼搏追夢
港隊運動員在杭州亞運會奮勇拼搏,於多個項目上奪得出色成績,展現實力和鬥志。不過,運動員的榮譽和成功背後,亦離不開香港運動醫學及科學水平的不斷提升。
- Posted October 2, 2023
- 0
-
AI元年第一課 (黃岳永)
自從OpenAI推出人工智能(AI)聊天機械人ChatGPT後,迅速在全球掀起熱潮,教育界更是由一開始討論應否禁用,逐漸轉變為全面接受。新學期是大學首次引入ChatGPT類型的生成式人工智能(Generative AI)工具來輔助教學,一眾同儕都努力把AI整合到課程中的不同部分。在等待教學成果的這段時間,筆者感受絕對是「未開學,先興奮」。
- Posted September 29, 2023
- 0
-
拆解不明視像來電 (林國誠)
筆者相信讀者們都曾經收過一些不知名的來電,一接通就會自動斷線,或者來電者假冒入境處、速遞公司等機構的身份,明眼人皆知道這些屬於詐騙電話。然而,隨着人工智能(AI)技術愈趨成熟且應用範疇擴大,我們日常使用的即時通訊應用程式如WhatsApp、FaceTime,也成為騙徒的新戰場。
- Posted September 29, 2023
- 0
-
3D打印月餅10分鐘食得
是日正值中秋佳節,賞月時享用月餅自然是指定動作。香港科技大學一班綜合系統與設計學系的博士生,炮製出全港首批3D打印月餅。這批月餅印有科大校徽,設有紫薯、奶黃兩款口味。列印過程毋須借助模具。時間方面,只需10分鐘便能印製一個月餅,未來有望縮短至5分鐘。團隊將為機身注入加熱功能,製造的
- Posted September 29, 2023
- 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