滴滴港前舵手創辦 邀廚師拍片 米勺藉微信教整餅吸金
原文刊於信報財經新聞專欄「StartupBeat創科鬥室」

吳澍基離開「滴滴出行」後,創立微信小程序「米勺」,透過不同課堂影片,教授內地網民烘焙糕餅的技巧。(陳子健攝)
網絡世界有如深不見底的知識寶庫,傳授學問或技能的平台俯拾皆是。由召車程式「滴滴出行」香港前總經理吳澍基創立的「米勺」,透過邀請一眾「整餅高手」攝製教學影片,讓有意學習烘焙糕餅,甚至投身糕餅師行列的人士,掌握不同製餅技巧及知識,至今已有2.5萬人觀賞過課堂。
米勺是一個微信小程序,上有林林總總的糕餅和甜品課堂影片,由專業導師教授製作提拉米蘇、馬卡龍、日式卷蛋,以至港式菠蘿包等製法,供用戶免費或付費收看;當中不乏一些糕餅小知識,例如怎樣分辨菠蘿包的好壞等。
小程序開班 可併團收看
每段課堂影片歷時一至個半小時不等,而收費方面,每個課堂(由一或多段影片組成)收費介乎30至180元人民幣,透過微信支付學費,「支付程序愈簡易,購買課堂的Drop Out Rate自會愈低。」這亦解釋了為何米勺專攻內地的微信小程序,而非應用程式(App)或網站。
米勺暫未有投資者,學費是平台主要收入來源,但會跟導師分佣。基本上,在扣除成本之後,導師會取得學費的15%至30%,作為拍片開班的收入。平台收費以人民幣結算,影片內容亦以普通話為主,不少功能更明顯為迎合內地消費者的喜好而設,例如部分課堂會透過抖音及bilibilii(NASDAQ:BILI)直播,個別課堂有內地人相當熱中的「併團」功能。用戶可自行開團,成團(一般湊夠四人即可)的話,各人均可免費收看課堂,讓平台收宣傳之效。

歷時一個多小時的課堂影片,由導師詳細講解不同款式糕餅的製作方法及小知識。(米勺影片擷圖)
「(開團者)要找3個朋友不難吧?喜歡糕餅烘焙的人,身邊自然有同道中人。」完成課堂後,用戶亦需實戰,將成品拍照上傳「交功課」;亦會加入微信群功能,日後當同一位導師有新課堂推出,米勺團隊即向群組成員宣傳。
回顧米勺於去年推出時,並非以微信小程序示人,而是透過抖音播放短片,快速示範甜品的製作過程。每段短片均配上音樂,跟其他抖音短片相似。吳透露,當時平台的訂閱人數雖多,但整體業務「好睇不好食」,一來廣告收入不足以支撐整個團隊的開銷,二來在抖音上愈來愈多人仿效米勺,以製作甜品作為題材。吳決定轉戰微信小程序,並以他身為港人的優勢,廣邀本地導師加盟平台,「希望將香港最好的糕餅手藝帶到內地,讓內地人感受港人的價值。」
目前平台近50名導師之中,大約有一半為台灣導師,香港導師只有十多名。吳解釋,香港導師大多普通話欠佳,「另一原因是,香港導師雖然造餅一流,卻不諳教學。」他指出,台灣導師深受日本匠人精神熏陶,除製餅工夫了得,對工藝認識非常透徹,譬如能清晰向用戶說明,如何利用量杯等,客觀地判斷忌廉是否已打至最佳狀態,不像香港導師往往「感覺判斷行先」。
「香港導師會叫大家,麵團應該雪至軟硬適中,惟『軟硬適中』沒客觀定義。用戶隔着屏幕觀看,根本摸不到導師雪凍的麵團,到底有多軟或多硬。用戶若跟着學,失敗率會很高,繼而質疑我們的導師,是否有真材實料。」故此,平台主力招募有教學、或有撰寫烹飪書經驗的導師。
平台之所以聚焦於糕餅甜品,皆因愈來愈多人有意開咖啡店,或在公餘時間整餅自娛。吳澍基指出,日後米勺業務自可延伸至泰國菜、日式料理或西餐;同時發展代購和電商,如提供器材團購增加收入。
採訪、撰文:陳子健
延伸閱讀:
吳澍基投身初創當學嘢
支持EJ Tech
如欲投稿、報料,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,按這裏聯絡我們。
Related Posts
Latest News
-
Meta Quest 3眼罩雙十上市雲端串流打機 AI虛擬助手登場
Facebook母公司Meta Platforms舉行年度大會Meta Connect,詳細介紹混合實境(MR)眼罩Quest 3,以及新款Ray-Ban智能眼鏡的規格。Quest 3將於10月10日正式發售,128GB及512GB型號的售價,分別為499美元(約3892港元)及649美元(約5062港元)。新款智能眼鏡在美加、英國市場優先預訂,售價299美元(約2332港元)起,10月17日開始付運。
- Posted September 28, 2023
- 0
-
Startup本周摘要 (Week 25/09)
杭州亞運戰況如火如荼,今屆賽事以「雲上亞運」為賣點,標榜以雲端技術直播賽事。為大會提供相關技術的阿里雲智能集團,其國際事業部總裁袁千表示,集團2017年已跟國際奧委會合作,初時擔當贊助商及雲端服務合作夥伴,翌年夥拍該會旗下廣播機構,推出用於轉播奧運賽事的OBS Cloud服務。
- Posted September 28, 2023
- 0
-
引進成長期科技企業(邱達根)
承接前文《「三箭三圓」策略助重啟經濟動力》(9月14日),本文簡述「第二箭」。針對香港科創發展的需要,筆者認為引進處於成長期及具潛質的中型科技企業,比起引進處於成熟期的大型企業更加重要。可否認,這類企業早已在外地開花結果,一般都規模龐大,業務成熟,又具行業代表性。
- Posted September 28, 2023
- 0
-
一念之間 世界存亡 (葉文瀚博士)
40年前,蘇聯空軍中校斯坦尼斯拉夫.彼得羅夫(Stanislav Petrov)拯救了整個世界。1983年9月26日,彼得羅夫於塞爾普霍夫-15號核預警系統指揮中心當值。當時系統發出報告,聲稱美國發射了5枚導彈。彼得羅夫深知這是極其嚴重的情況,因為這代表美國正對蘇聯發動核攻擊。
- Posted September 28, 2023
- 0
-
把握數字經濟機遇 (廖錦興博士)
與不同產業領域的朋友聚會時,說起「什麼是未來經濟發展的方向」,大家竟一致認為必定是「數字經濟」。事實上,我們周遭環境和事物都已離不開數字經濟。現時科技趨勢是走向網絡互聯移動化、訊息處理智能化及計算技術量子化。
- Posted September 28, 2023
- 0
-
WeLab攻亞太區冀服務5億客 創業10周年 中港印尼大馬站穩陣腳
本地金融科技企業WeLab創業10周年,創辦人兼集團行政總裁龍沛智表示,現時集團在香港、內地、印尼及馬來西亞四地市場,擁有逾6000萬用戶及超過700間企業客戶,未來會積極擴大東南亞市場版圖,令收入更多元化,以及增加跨行業合作,目標在2032年亞太區服務人數增至5億用戶,覆蓋區域人口約10%。
- Posted September 28, 2023
- 0
-
新意網挑選10初創全力培育
為助初創企業加速發展並擴大業務,新意網集團昨天推出首屆「初創飛航計劃」,現已接受網上申請,今年12月31日截止,每屆將有10間企業獲選。除了提供業務發展及聯合營銷支援外,新意網亦協助初創企業通過獨有的合作交流、推薦機會,拓展行業人脈網絡。
- Posted September 28, 2023
- 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