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I助企業提升資訊保安 (Forcepoint 譚偉基)
原文刊於信報財經新聞專欄「StartupBeat創科鬥室」

Forcepoint在美國的分公司擁有偵察員工郵件語氣的技術。(Forcepoint網上圖片)
對企業最有價值的東西往往是知識產權,惟年內頻頻爆出資訊安全事故,令科研成果得不到保障。《信報》StartupBeat請來Forcepoint亞太區技術總監譚偉基,分析明年的網絡風險,冀助公司妥善保障私隱安全。
主持:尹思哲 《信報》科技編輯
嘉賓:譚偉基 Forcepoint亞太區技術總監
尹:得知你們最近發表《2019年Forcepoint網絡安全預測報告》,提及「人工智能的寒冬」,可否簡單解釋一下?
譚:「寒冬」可解釋為企業冷靜看待,並善用人工智能(AI)的階段。以往企業系統出現保安事故,例如伺服器記錄檔(Server Log)出問題,可藉AI技術代替人手解難。可是年內發生多宗資訊保安事故,反映AI解決不到所有問題。特別是需要訓練的AI技術,例如機器學習等,需要專家加以調節及優化。
憑異常行為識辨
尹:那麼AI在網絡保安方面擔當什麼角色?對企業是利是弊?
譚:目前AI於資訊保安主要有兩大應用方向。第一是找出異常行為(Anomaly) ,即透過觀察大數據,找出異於平常的用戶行為;第二是趨勢(Trend),透過觀察防火牆、保安系統產生的數據,了解企業須留意的趨勢,這方面AI做得很出色。
AI恍如一把「雙刃劍」,我們預料明年黑客或掌握相關技術,以致企業與黑客之間「貓捉老鼠」情況持續。據悉,有些黑客已掌握基本AI科技,產生一些新網址或「釣魚郵件」。若日後有國家或財團在背後支持黑客發展,他們或以更高級的AI技術進行攻擊。
尹:現時國家以至企業之間,知識產權是其命脈, 這為未來網絡安全帶來什麼威脅?
譚:隨着各國建立貿易壁壘,全球正常的技術交流日趨困難。我們預料部分企業將不惜鋌而走險,非法取得其他企業的資訊,估計明年情況將更白熱化。
今天商業世界最珍貴的主要是知識產權(IP)。我們與客戶討論有關問題,他們常有錯覺認為間諜是從外面而來;其實除了觀察外來的攻擊,亦須考慮內部員工的價值取向。這包括部分科研企業研發產品,其知識產權歸公司所有。惟有主管認為,這是他的心血成果,日後一旦轉職時,有機會私自盜取公司資料。
此外,公司給予的待遇亦影響員工的態度。最近曾有Tesla員工因不滿公司而公開機密資料,此舉足以造成很大傷害。

譚偉基(左一)認為,企業除要留意網絡攻擊,亦須關注員工離職時有否私下拿走公司機密;旁為尹思哲。
電郵語氣露端倪
尹:企業面對內部攻擊,又該如何防範?
譚:現今科企及初創普遍尊重科研人員,給予他們很大自由度,甚至可以隨時隨地,接觸內部的機密資料,以加速研發進程。
我們建議客戶,可透過了解員工異常行為,以分析風險。舉例說,科研人員把公司檔案私下傳送至自家USB記憶棒,這就屬於「紅燈」行為。其次,觀察他們日常郵件的語氣,這亦可掌握其風險指數。
Forcepoint於美國的分公司擁有偵察員工郵件語氣的技術,甚至能檢視有否「職場暴力」(Workplace Violence)。諸如員工會否回家拿槍械到辦公室掃射的風險;又或者帶情感上的宣洩,有否轉工準備等。
另一個例子是,人事部剛為員工進行「績效考核」,發現其分數偏低,須列入「績效改進計劃」,這代表有關員工最近或不太高興。公司此時可收集不記名數據,加快掌握員工的風險,在未發生事故前處理。
港規管鮮有罰則
尹:歐盟5月已實行《通用數據保障條例》(GDPR), 你認為港府及本地企業會否實行額外措施,以保障用戶私隱?
譚:自從歐盟推出GDPR條例,本港的私隱專員公署隨即推廣,敦促一些跟歐洲有業務往來的企業,落實有關資訊安全的工作,預料這情況持續至2019年。
以往企業以觀望態度看待GDPR,其後意識到數據保安的重要性。可是本港現行法例仍以守則為主,鮮有罰則。不少企業更認為,保險已有足夠的保障,彌補網絡安全的損失。萬一企業資料外洩,他們亦缺乏誘因,及早通知受影響客戶。
我認為,港府在這方面應急起直追,包括修訂相關法規,誘使企業向客戶私隱負責。
註:以上嘉賓訪問均屬個人意見,與本報立場無關。
(編者按:尹思哲最新著作《初創起義》現已發售)
歡迎訂購:實體書、電子書
[ English Version ]
How AI helps businesses enhance information security
支持EJ Tech
如欲投稿、報料,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,按這裏聯絡我們。
Related Posts
Latest News
-
Startup本周摘要 (Week 25/09)
杭州亞運戰況如火如荼,今屆賽事以「雲上亞運」為賣點,標榜以雲端技術直播賽事。為大會提供相關技術的阿里雲智能集團,其國際事業部總裁袁千表示,集團2017年已跟國際奧委會合作,初時擔當贊助商及雲端服務合作夥伴,翌年夥拍該會旗下廣播機構,推出用於轉播奧運賽事的OBS Cloud服務。
- Posted September 28, 2023
- 0
-
引進成長期科技企業(邱達根)
承接前文《「三箭三圓」策略助重啟經濟動力》(9月14日),本文簡述「第二箭」。針對香港科創發展的需要,筆者認為引進處於成長期及具潛質的中型科技企業,比起引進處於成熟期的大型企業更加重要。可否認,這類企業早已在外地開花結果,一般都規模龐大,業務成熟,又具行業代表性。
- Posted September 28, 2023
- 0
-
一念之間 世界存亡 (葉文瀚博士)
40年前,蘇聯空軍中校斯坦尼斯拉夫.彼得羅夫(Stanislav Petrov)拯救了整個世界。1983年9月26日,彼得羅夫於塞爾普霍夫-15號核預警系統指揮中心當值。當時系統發出報告,聲稱美國發射了5枚導彈。彼得羅夫深知這是極其嚴重的情況,因為這代表美國正對蘇聯發動核攻擊。
- Posted September 28, 2023
- 0
-
把握數字經濟機遇 (廖錦興博士)
與不同產業領域的朋友聚會時,說起「什麼是未來經濟發展的方向」,大家竟一致認為必定是「數字經濟」。事實上,我們周遭環境和事物都已離不開數字經濟。現時科技趨勢是走向網絡互聯移動化、訊息處理智能化及計算技術量子化。
- Posted September 28, 2023
- 0
-
WeLab攻亞太區冀服務5億客 創業10周年 中港印尼大馬站穩陣腳
本地金融科技企業WeLab創業10周年,創辦人兼集團行政總裁龍沛智表示,現時集團在香港、內地、印尼及馬來西亞四地市場,擁有逾6000萬用戶及超過700間企業客戶,未來會積極擴大東南亞市場版圖,令收入更多元化,以及增加跨行業合作,目標在2032年亞太區服務人數增至5億用戶,覆蓋區域人口約10%。
- Posted September 28, 2023
- 0
-
新意網挑選10初創全力培育
為助初創企業加速發展並擴大業務,新意網集團昨天推出首屆「初創飛航計劃」,現已接受網上申請,今年12月31日截止,每屆將有10間企業獲選。除了提供業務發展及聯合營銷支援外,新意網亦協助初創企業通過獨有的合作交流、推薦機會,拓展行業人脈網絡。
- Posted September 28, 2023
- 0
-
黑客勒索Sony不遂 揚言今爆料
網絡保安網站Cyber Security Connect報道,新晉勒索軟件組織Ransomed.vc最近攻破索尼系統,因後者拒付「贖金」,決定公開兜售盜取數據;若最終無法找到買家,最快今日(28日)公開這批資料,更揚言有義務向歐盟爆料,揭發索尼涉違反《通用數據保障條例》,或因而面臨巨額罰款。索尼據報正調查事件,未有進一步評論。
- Posted September 28, 2023
- 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