倍靈挾FDA認證助融資 (倍靈科技梁立慧)
原文刊於信報財經新聞專欄「StartupBeat創科鬥室」

倍靈科技研發的穿戴式指環,讓用戶監察睡眠質素,包括心率、血氧量,並已通過專業臨床測試。(倍靈圖片)
本港不乏出色的醫療技術,如位於香港科學園的倍靈科技(Belun Technology),早前研發穿戴式裝置「倍靈指環」,主要是監察用戶睡眠質素,並通過專業臨床測試,5月獲得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(FDA)認證,近日A輪融資亦接近尾聲。《信報》StartupBeat請來倍靈科技行政總裁梁立慧(Lydia),探討中美兩地申請認證,對其初創融資有何助益。
主持:尹思哲 《信報》科技編輯
嘉賓:梁立慧 倍靈科技行政總裁
尹:作為科學園「科技創業培育計劃」的生物科技公司,可否講解你們現時的業務發展?
梁:倍靈科技成立於2016年,總部位於香港科學園,現時有16位員工,九成為研發人員。我們致力為醫護人員研發醫療級(Medical Grade)穿戴式裝置,透過收集潛在患者的數據,協助醫院作出健康風險評估,對症下藥。
慶幸創業至今,我們順利通過研發及臨床測試,並已於本年5月獲得FDA認證,鞏固公司的發展基礎,正計劃增聘市場營銷及客戶服務人員。
分析數據 診斷病人狀況
尹:據知你們的產品已通過臨床測試,申請FDA認證困難嗎?對未來發展有何幫助?
梁:FDA有嚴密的監管措施及程序,申請者必先通過醫療器械品質管理體系認證(ISO 13485),並遞交詳盡的文件及補充資料。
生物科技公司申請FDA前,必須有充分的準備。首先,科研人員要深入認識其法規標準,設計的產品才能達標,確保穩奪ISO 13485認證。最後,專責人員將產品方案,進一步呈上官方機構時,良好的溝通協作亦是致勝關鍵。
去年,我們已把產品推出市場,醫護人員可運用儀器的數據,如心跳頻率、血氧參數等,評估及診斷病人的狀況,惟當時未獲FDA認證,他們未完全投入使用。
進軍內地 CFDA門檻高
尹:除了FDA,你們曾否考慮進軍內地市場,申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(CFDA)的認證?兩者申請程序有何分別?
梁:內地CFDA的門檻較高,申請者必須國內有公司,並自設生產線。申請CFDA繳交的文件,要求與FDA大致相同。不過,對初創公司而言,私有化生產線,成本控制難度較高。我們期望先爭取FDA認可,待覓得合作夥伴後,再申請CFDA進軍內地。

倍靈科技獲得美國FDA認證後,梁立慧(右)坦言,這有助吸納投資者支持,A輪融資亦接近尾聲;旁為尹思哲。
尹:作為生物科技公司,如何吸引投資者支持?
梁:在生物科技公司發展初期,只有基本的產品雛型,若仍未獲任何認證,又沒前人成果參考,投資者難以分析其風險。
簡單而言,生物科技的投資者,主要衡量企業風險、商業模式,以及公司估值。以肉毒桿菌毒素(BOTOX)為例,本為治療神經方面的醫療產品,後來轉型並用於美容範疇,突破其商業模式及價值,吸引投資者高價注資。最後,他們會評估企業本身,何時才能收支平衡,其市場競爭力等因素。
倍靈科技融資上亦遇過挑戰,當我們手上未有任何認證,投資者會質問到底何時通過FDA認證。去年,我們終在種子輪中獲得投資者的賞識,注資公司支持營運發展。目前,更獲得ISO 13485認證,以及FDA官方認可,有助於接近尾聲的A輪融資。
科學園配套足 租金低省成本
尹:倍靈科技在科學園持續發展,他們提供了什麼配套或支援?
梁:科學園提供不少實際支持,如租金相對較低的辦公室,設有供產品測試的實驗室,為我們解決了香港當前最難應付的土地問題,以便控制公司的經營成本。
此外,科學園為我們增加媒體曝光率,同時介紹了不少投資者,為公司進軍海外奠定基礎。除了出席美國的國際消費者電子展(CES),園區亦聯繫了本地政府機構、社福界,讓我們宣傳各種老齡科技項目,對接觸潛在買家、市場推廣,均有莫大裨益。
註:以上嘉賓訪問均屬個人意見,與本報立場無關。
(編者按:尹思哲最新著作《初創起義》現已發售)
歡迎訂購:實體書、電子書

要監測用戶是否有嚴重睡眠窒息症,記錄其血氧量是關鍵。(Freepik網上圖片)
[ English Version ]
Belun brings AI to wearable healthcare devices
支持EJ Tech
如欲投稿、報料,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,按這裏聯絡我們。
Related Posts
Latest News
-
林作:所有業務已中止 冀幕後人士繩之以法
加密貨幣交易平台JPEX涉嫌無牌經營,事件至今有11人涉嫌串謀詐騙被捕,其中獲准保釋候查的林作下午召開記者會時表示,他暫時沒被控告及獲准保釋,獲得的法律意見,他不會就案情作任何回應,而位於中環辦公室已在前日(20日)終止租約,所有業務亦已中止。
- Posted September 22, 2023
- 0
-
消委會:周三遭黑客入侵破壞八成系統 勒索50萬美元
消委會今早召開記者會交代電腦系統遭黑客入侵事件。消委會主席陳錦榮表示,電腦系統於周三(20日)被黑客入侵,黑客勒索郵件要求周六(23日)晚上11時20分前繳50萬美元贖金,如果遲交,贖金將增至70萬美元。他強調絕對不會交付贖金,強烈譴責黑客的非法活動,並對事件引起市民不便深表歉意。
- Posted September 22, 2023
- 0
-
炒幣監管應採「星洲賭場」模式 (高天佑)
本港近年發展「頭頭碰着黑」,傳統金融中心地位失色,港府嘗試鎖定虛擬資產、區塊鏈及金融科技為突破口,冀能殺出新路,箇中難免要承擔一定風險,畢竟「水清無魚」。在監管方向上,當局不妨借鑑「新加坡賭場」模式,主力做國際市場生意,同時對本地市民「炒埋一份」採取較嚴格限制。
- Posted September 22, 2023
- 0
-
蘋果傳曾夥拍高盛 研iPhone買賣股票
蘋果(Apple)據報曾計劃推出iPhone的股票交易功能,CNBC引述知情人士報道,蘋果與高盛於2020年開始合作開發此新功能,讓消費者能夠在iPhone上買賣股票,惟因市場出現波動和不確定性,相關項目去年被擱置。
- Posted September 22, 2023
- 0
-
蘋果生態系統挑戰者 (黃岳永)
蘋果公司(Apple Inc.)一年一度的產品發布會上周如期舉行,向大眾推出最新的iPhone系列。筆者看着手上的iPhone 12 Pro Max,與剛剛推出的iPhone 15 Pro Max比較,實在難以辨別有何不同之處。儘管iPhone 15在性能方面肯定更加出色,例如改進的鏡頭、更輕便的機身和升級的WiFi功能等,但不能否認,大多數人更換手機的原因是出於虛榮心。
- Posted September 22, 2023
- 0
-
買iPhone 15系列兩大理由 (林國誠)
每年踏入9月,無論是電訊業界還是大眾都關注新一代iPhone的消息。自上星期新品發布後,新iPhone又成為網民話題,本文刊登之時,正是iPhone 15系列發售的日子。從預訂情況來看,新iPhone仍深受大眾喜愛,其中以15 Pro Max最受歡迎。不少朋友亦找筆者詢問買機事宜,顯然新iPhone引起了大家強烈換機欲望。
- Posted September 22, 2023
- 0
-
微軟月底更新Win11 AI工具Copilot登場
活用AI工具,令工作更加事半功倍。微軟宣布9月26日起引入AI工具Microsoft Copilot,連同Windows 11新版本22H2一同推出。此外,該企亦公布於Windows 11、生產力軟件Microsoft 365、網頁瀏覽器Edge、搜尋引擎Bing,以及平板電腦Surface系列的多項AI更新,滿足用戶及企業的日常需求。
- Posted September 22, 2023
- 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