GIS先驅鄧淑明推廣智慧城市 籲政府設定目標 由下而上攜手打造
原文刊於信報財經新聞專欄「StartupBeat創科鬥室」

鄧淑明坦言,創業之初除了信念,什麼都沒有,形容這輩子就是不斷驗證概念。
在科技人的圈子中,鄧淑明的創業故事已耳熟能詳:從小是超級地圖迷、中學時期熱愛電腦,試過「女仔人家」由元朗獨闖深水埗腦場砌機,大學時主修地理,接觸到地理資訊系統(GIS),剛好結合了她兩大興趣。從今以後,不論教書或創業,都一直跟GIS形影不離,致力推廣及提供相關解決方案。
近年除了「GIS」這三個英文字,鄧淑明多了一個關注議題──智慧城市(Smart City)。美國駐港澳總領事唐偉康(Kurt Tong)曾指出,智慧城市即具競爭力的城市,這番論述正中鄧淑明的心聲,難怪她推動智慧城市,跟昔日的GIS同樣着緊。
助各行業提升競爭力
談及推動智慧城市的發展,記者問鄧淑明覺得自己是否勝任,「我覺得自己都算『Smart』,廿多年前已覺得GIS技術可以在各行各業幫助香港提升競爭力,以及更好地規劃未來。」
「智慧城市與GIS息息相關,GIS就好像智慧城市的眼睛,準確知道哪裏有何事正在發生。例如無人駕駛汽車,其定位準確與否,關乎道路使用者生死,一定要有GIS這雙眼存在。」鄧淑明認為,在規劃智慧城市時,重點在於資訊收集、發放和運用,而地點和空間數據正是構成GIS的兩大元素。
本港空間數據共享步伐緩慢,鄧淑明提到新加坡等地區,均容許電訊商共享匿名的客戶資訊。由於電訊商掌握人群定位資訊,當有馬拉松或示威遊行時,就可分析數據以疏導人潮。惟目前香港的電訊條例,即使相關數據已經匿名處理,亦不容許電訊供應商把客戶資料開放作電訊以外的用途,她慨嘆法例「非常落後」。
鄧淑明續稱,「發展智慧城市,不是單單看香港,甚或內地做得如何,理應追求國際合作,例如丹麥目標是2025年建成全球首個零碳首都、瑞典目標是交通意外零死亡等。我們應參考別人怎樣達標,哪怕我們未必做到。」
在智慧城市發展方面,鄧淑明認為本港最缺乏的就是目標及方向。以杜拜的「智慧杜拜」(Smart Dubai)計劃為例,旨在讓公眾獲取城市實時動態,讓政府分析不同數據作決策依據,務求令當地成為世上最幸福城市;新加坡致力開放數據,實現E-Government(電子政務)典範。
「香港的目標是什麼呢?全世界發展得好的智慧城市總有主題或願景,哪怕是『(讓人民成為)智慧市民』。」政府針對「智慧市民」的發展策略和措施,包括加強STEM教育、讓更多學生懂得編程,然後鼓勵畢業生投身科研,於社會開發更多程式或網絡服務,運用知識釋放創造力,為創科發展做好準備。鄧淑明補充說,目前本港只有約0.73%的GDP(本地生產總值)來自科技研發,投放比例顯然不足。

鄧淑明一輩子跟GIS不能分割,近年致力推動香港智慧城市發展。
倡科研商品化挽人才
此外,她表示,「你要留住人才,便要把科研商品化,讓研發者可分享成果,否則他們只當打一份工。」讓付出者有回報,他們便有動力展望將來,用知識回饋社會。
去年鄧淑明再執教鞭,重返港大教授「智慧城市」碩士班,「這一代的學生覺得要發展智慧城市,政府理應扮演重要角色。可是從我的角度看,智慧城市發展應該由下而上,市民、業界、學術界一同建構。」故她於2016年創立了智慧城市聯盟(SCC),集合不同業界專業人士,作為「政府與市民」、「香港與國際」的協作橋樑,向市民及政府提供意見。
嘆數據共享步伐慢
港府去年底公布《香港智慧城巿藍圖》,當中400支可收集天氣、環境、交通、人流等實時城市數據的智能燈柱,要在數年後才真正推出。作為智慧城市關鍵的「空間數據共享平台」(CSDI),更要到2023年,即下屆政府才有望實現。當中最快落實的一項,已數到金管局9月推出的快速支付系統,以及制定一個共通二維碼(QR Code)標準。
「當然,即使有了智能路燈,市民亦未必立刻感受到好處,除非它安裝了WiFi無線熱點。」她指出,在路燈上加入定位感應裝置,可以跟路人、車輛連結,惟政府遲遲未有行動。鄧淑明慨嘆,這種定位數據其實只是基本技術,不明為何要數年時間才可推出,「新加坡擊敗杜拜和巴塞隆拿成為首屈一指的智慧城市,關鍵就是MaaS(Mobility-as-a-Service),將車輛跟路燈、道路等交通設施連結,從而改善交通水平。」
採訪、撰文:陳子健 攝影:黃勁璋
延伸閱讀:
棄教席瞓身創業 魚市場推銷軟件
[ English Version ]
HK needs goal and direction to rev up smart-city devt: expert
支持EJ Tech
如欲投稿、報料,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,按這裏聯絡我們。
Related Posts
Latest News
-
歐美數據跨境的啟示 (車品覺)
歐盟委員會通過《歐盟—美國數據私隱框架的充分性決定》,意味着基於歐盟認可的歐盟—美國數據私隱框架(DPF)內,若美國組織能夠提供與歐盟相當的數據保護水平,歐盟個人數據可以毋須額外調整數據保護措施,自由安全地傳輸至參與該框架認證的美國組織。
- Posted October 4, 2023
- 0
-
港人黃金周北上 用AlipayHK新高
港人北上消費熱潮持續,電子錢包AlipayHK表示,中秋國慶假期,港人在內地使用AlipayHK創新高,交易金額為佛誕假期近兩倍。AlipayHK早前攜手大灣區商戶在10月推出多重優惠,鼓勵港人於大灣區遊玩消費。數據顯示,十一黃金周(9月30日至10月2日)使用AlipayHK在內地消費的交易金額是佛誕假期(5月26日至5月28日)的近兩
- Posted October 4, 2023
- 0
-
日製自駕「高達」機械人售逾二千萬
日本初創「燕工業」(Tsubame Industries)最近開發一款可駕駛的四輪機械人ARCHAX,原型機共有26個可動關節,每隻手指能夠獨立活動,外觀跟動畫《機動戰士高達》很相似,設有5色選擇。售價為300萬美元(約2340萬港元),將於月底的「日本機動車展」(Japan Mobility Show)亮相。
- Posted October 4, 2023
- 0
-
微軟認Bing添AI難破谷歌壟斷
美國司法部及多個州控告谷歌,指其涉嫌違反反壟斷法例,案件周一在華盛頓特區聯邦法院續審。《華爾街日報》報道,微軟行政總裁納德拉在庭上表示,矽谷把網絡搜尋視為「最大禁飛區」,即是最難破解的市場。即使推出新AI應用程式,微軟搜尋市場份額幾乎沒變化,難以打破谷歌在搜尋引擎的主導地位。
- Posted October 4, 2023
- 0
-
大摩料AI改寫44%工作內涵 經濟效益32萬億 未來3年內顯現
摩根士丹利最近發表研究報告稱,生成式人工智能將實現任務自動化,徹底改變企業累積及分析數據的方式,從根本上改變輸入任務。美國CNBC引述專家意見指出,未來3年AI技術對勞動市場的影響,可能高達4.1萬億美元,大約44%工作內涵會基於AI而出現變化,比原本預估的25%大幅提高。
- Posted October 4, 2023
- 0
-
中銀香港啟動模擬數碼港元試驗
中銀香港公布,已正式啟動模擬數碼港元試驗,驗證數碼港元預繳服務的用例,首階段試驗開放予該行部分員工,通過中銀香港流動支付應用程式BoC Pay購買預繳式服務合約,其後將由參與試驗的中小企業邀請合資格的客戶參加。本次試驗中,該行引入約10家商戶,涵蓋美容、醫療、健身、教育等行業。
- Posted October 3, 2023
- 0
-
微軟CEO:難打破谷歌主導
微軟行政總裁(CEO)納德拉(Satya Nadella)表示,很難打破谷歌在搜尋引擎的領導地位。美國司法部及多個州控告谷歌違反反壟斷法例的案件,周一繼續開庭。納德拉在庭上作證時稱,微軟有本身開發的搜尋引擎Bing,但無法與谷歌競爭。
- Posted October 3, 2023
- 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