來自「穿越劇」的男人 (高天佑)

在現實中,一個人一生行運一兩次不出奇,但若持續行大運,例如連中幾次六合彩頭獎,難免令人懷疑他「穿越」而來。就好似晶片巨擘Nvidia老闆、來自台灣的黃仁勳,先後食正電腦遊戲、3D、VR、加密貨幣、元宇宙等浪潮,最近還成為AI大贏家,該公司市值突破1萬億美元,比Tesla更值錢。形容黃仁勳「穿越」純屬講笑,他兼具才能與運氣,更重要是每每在關鍵時刻做出正確選擇。
Nvidia屢受惠IT熱潮
人稱「老黃」的黃仁勳現年60歲,1963年生於台灣,9歲那年偕家人移民美國,後來入讀史丹福大學,獲電子工程碩士學位。畢業後他曾効力AMD、LSI等晶片公司,累積大約10年工作經驗。及至1993年,30歲的黃仁勳在加州創業,用全副身家4萬美元成立Nvidia;當時他覷準電腦遊戲(PC games)逐漸流行,但大部分中央處理器(CPU)晶片不足以運算複雜畫面,於是希望研發專門繪製畫面的圖像處理器(GPU)晶片,填補CPU不足。

1998年,Nvidia第一款GPU面世,名為RIVA TNT;適逢Diablo、FIFA、Rainbox Six等電腦遊戲風靡全球,該GPU有助畫面質素及運算速度大幅提升,極受玩家歡迎(筆者當年在黃金商場花千多元零用錢買了張TNT顯示卡,還要排長龍等取貨)。Nvidia創業打響頭炮,翌年(1999年)趁着科網熱潮登陸Nasdaq上市,進一步充實發展資本。
後來3D立體遊戲大行其道,對GPU要求更高,一張高階顯示卡售價由最初千多元,逐步提升至數千甚至逾萬元;Nvidia身為GPU市場一哥,業務規模水漲船高。

Nvidia另一個「升呢」轉捩點出現於2015年,加密貨幣熱潮逐步興起,全球幣圈中人原本使用CPU「挖礦」,惟後來有人發現,GPU的浮點運算功能「挖礦」效率更高,於是紛紛搶購Nvidia顯示卡作為生財工具,刺激需求猛增,甚至令顯示卡售價被炒貴幾倍,有遊戲玩家投訴「買唔到卡」。Nvidia無端端賺大錢,該公司市值由2015年初約200億美元,到2018年升至接近2000億美元。
「幣市」於2021年底見頂急跌,Nvidia銷售需求亦大受影響;原本市價數千元的二手「礦卡」,一度大批湧現於內地城市路邊攤,一折價錢大平賣。但該公司行運一條龍,這邊廂幣市爆煲,那邊廂Facebook瞓身進軍「元宇宙」概念(且把公司名稱改為Meta),掀起metaverse熱潮。由於「元宇宙」很講求3D和VR效果,令Nvidia的GPU需求重新獲得支撐。
儘管「元宇宙」熱潮曇花一現,卻適逢輪到人工智能(AI)出場。AI同樣很依賴GPU浮點運算,Nvidia不消說,再次成為大贏家;從微軟、谷歌到Tesla等相關科企,爭取向Nvidia採購數以萬顆計的GPU晶片,致該公司嚴重「爆單」,具條件大幅加價。

預言AI大周期剛起步
Nvidia本周四收市後公布首季業績,營業額及利潤分別達72億和20億美元,皆遠勝市場預期;該公司最新展望次季營業額將達110億美元,較市場預計的71億美元高出55%,意味着自4月以來的生意更加火爆。受此刺激,Nvidia周五盤前股價暴漲多達30%,市值一度突破1萬億美元,躋身美股第五大市值公司,僅次於蘋果、微軟、Alphabet、Amazon,超越巴郡、Tesla和Meta。
自2015年至今,Nvidia累飆超過75倍;由去年10月低位起計,短短7個多月,該股也升2.4倍。Nvidia在發展過程中多番集資及分派股票,藉以吸引研發人才,致黃仁勳持股被攤薄至目前僅約3.6%;即使如此,按最新股價計算,黃仁勳身家仍超過300億美元。

年屆花甲的「老黃」仍擔任CEO,親自掌舵Nvidia發展。他近日強調「AI大周期」只是剛剛起步,料這股趨勢會持續數十年,對世界的影響將超乎2007年iPhone誕生。換句話說,「老黃」似乎暗示市值萬億美元的Nvidia,面前尚有巨大發展空間。
黃仁勳獨具慧眼鋪鋪中
當然,黃仁勳的成就不純因行運,更重要是他每每在關鍵時刻做出正確選擇,例如在八十年代在Stanford讀電子工程,畢業後進入晶片公司AMD汲取經驗,到30歲毅然創業,領先潮流研發GPU晶片,最終趕在1999年科網熱潮高峰期(泡沫爆破前)IPO上市。
自創業後,Nvidia也曾面對不少十字路口,須押注新一代技術方向,很大程度上「搏一鋪」;黃仁勳獨具慧眼,儼然享有「穿越式」視角,幾乎「鋪鋪中」,讓該公司一騎絕塵,逐漸淘汰3dfx、Quantum、S3 Graphics、Matrox等競爭對手,稱霸GPU市場。目前只剩其老東家AMD仍有力一拼,但雙方勢力差距也日益懸殊,Nvidia市佔率接近90%。小股東們肯定希望「老黃」繼續行運,帶領大家發大達。

(編者按:高天佑著作《中產必須死》現已發售)
歡迎訂購:實體書、電子書
更多高天佑文章:
支持EJ Tech

Related Posts
Latest News
-
北都發揮智慧城市優勢(鄧淑明博士)
拙作《智慧城市5.0》剛剛出版,探討如何在城市發展與大自然保育之間取得平衡。封面相片位置是北部都會區(下稱「北都」)內的蠔殼圍魚塘,《信報》負責製作的同事好意提醒,指這片濕地可能不久便會面目全非,言下之意是應該換一個歷久常新的圖片。我卻認為這個封面紀錄了北都的現存面貌,很有歷史意義,可以和未來建成的北都做對比。同事更笑言假如他朝這片華南重要的濕地完全變樣,黑臉琵鷺不再來,我們至少也可從這些相片中緬懷一下。
- Posted December 5, 2023
- 0
-
城大新天線加強6G保安
全球推進研究第六代無線通訊系統(6G),香港城市大學電子工程學講座教授陳志豪(左)領導團隊,研發出嶄新的通用超表面天線(UMA),能通過軟件控制,個別或同時調控電磁輻射的波幅、相位、頻率、極化及方向,大有潛力為6G作出多項應用,而其固有的方向調製特性,可加強保安及私隱。
- Posted December 5, 2023
- 0
-
互動音樂治療長者 理大程式奪創新獎
「CES創新獎」是國際消費電子展(CES)的代表獎項,每年會透過評估產品的工程質量、美學和設計、實用價值、獨特性及對生活質素的影響,選出得獎者。香港理工大學昨宣布,其護理學院副教授張詩琪帶領的研發項目「長者的音樂律動互動智能程式」,於CES 2024創新獎「無障礙與老齡科技」類別榮獲獎項。
- Posted December 5, 2023
- 0
-
微軟Copilot明年支援繁中 企業版AI開放港公司使用
隨着生成式人工智能(Generative AI)普及,本地企業正引進自動化技術,以提升員工效率及節省時間。Microsoft(微軟)香港自上月起,向本地企業客戶推出Copilot for Microsoft 365服務,國泰(00293)和港鐵(00066)透過優先體驗計劃(Early Access Program),成為市場首批應用新科技的企業之一。
- Posted December 5, 2023
- 0
-
安卓手機安全性問題 (方保僑)
早前有詐騙專頁,訛稱有狗肉出售,誘騙市民非透過官方應用程式平台,利用互聯網連結安裝第三方的Android(安卓)手機軟件,最終導致有市民的手機遭受黑客入侵,繼而透過網上銀行程式盜取款項。Android手機是否較iOS手機存在更高安全風險?
- Posted December 4, 2023
- 0
-
旗下產品夥男團結合AR推廣
回顧無人機、衞星電話等應用經驗時,不難發現一項嶄新技術,往往最先被企業、軍方採用,然後才慢慢走進民間視野。林國誠強調,5G技術具備高速、低延誤、支援更多設備等特點,但如何藉此衍生更多實際應用,提升普羅大眾的認知,亦是一門學問。
- Posted December 4, 2023
- 0
-
國慶煙花首用5.5G直播 香港電訊以8無人機多角度拍攝
疫情復常後首個「十一國慶」煙花匯演,除了親臨現場感受節日氣氛,不少市民亦透過直播觀看。這場盛事背後的技術供應商,正是香港電訊。該公司個人業務行政總裁林國誠直言,綜觀亞洲,這是首次利用5.5G網絡技術支援直播。他希望能透過這次機會,說好香港5G故事,「讓港人知道,本港的5G在世界上已處於領先水平。」
- Posted December 4, 2023
- 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