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oovup邱力迅助前線搵工保尊嚴 離投行選擇創業 打造藍領招聘平台
現世代不少行業都講「去中心化」,求職招聘亦不例外,像2017年推出的「Moovup好工速遞」,共同創辦人邱力迅(Geoffrey)曾任律師行與投行高層多年,然而Moovup的定位不像大部分同類平台般集中白領和專業人士,而是主攻俗稱「藍領」的16類前線工種,涵蓋零售、餐飲、物流、物管等,冀藉着AI(人工智能)技術提升招聘體驗,加快勞資配對效率,搞掂生計之餘,又可保尊嚴,做到「搵工就係咁簡單」。
在港土生土長的Geoffrey,中學畢業後負笈澳洲,於新南威爾士大學取得會計及法律雙學士學位後回港,在司力達律師事務所(Slaughter and May)從事Corporate Finance(企業財務)工作,包括上市集資、合併收購等,其後加盟嘉里建設(00683)法律部,2010年轉職瑞銀集團(UBS),出任股票資本市場部(Equity Capital Markets)高層。
隨「互聯網+」國策下海
職場生涯聽來一帆風順,直到2015年迎來轉捩點,「做吓做吓,公司叫我不如做個正常普通banker(銀行家)就算,變咗其實係『湊客』,唔再係之前比較execution focused(專注執行),兼且個市唔好,公司開始削減規模,睇住身邊『吉位』愈來愈多,終於有日輪到我,但都做埋手頭上IPO(首次公開募股)先至走,之後用咗一年時間思考人生、去教會祈禱,究竟繼續做銀行?抑或做返多啲律師專業嘅崗位?」
正當他「極目望困惑而徬徨」之際,Geoffrey憶起以往做投行日子,見識過不少初創企業做大做強,「當時留意到兩種情況,第一係中國有個國策叫『互聯網+』,即係乜嘢(行業)都加入互聯網度,自己都覺得應該係大勢所趨,跟住國策走一定無錯;第二,見到Uber、Airbnb好流行,嗰種『零工經濟』(Gig economy)愈來愈多需求,好多都係前線行業,所以走去做呢方面研究。」
零工經濟意指由兼職或自由身工作者構成的經濟生態。本地兼職和「秘撈」文化由來已久,惟Geoffrey認為隨着經濟及工作模式轉變,近年零工經濟發展更見蓬勃,「政府數據反映唔同行業請嘅兼職(人數)愈來愈多,其他全球報告亦顯示愈來愈多打工仔選擇做兼職,你叫佢Slashie(斜槓族)又好、尋找工作意義又好,總之大家想嘗試做唔同嘅嘢。」
務求網羅所有基本工種
正因看好求職招聘市場,促使他與同樣讀法律出身、其後投身金融業的中學同學Patrick合作,2017年推出Moovup,最初只打算專注提供兼職空缺,「做落好快就變咗個全面嘅求職平台,於是我哋改變策略,做一個資訊流通平台,不論全職定兼職,所有前線行業嘅人都可以嚟搵到佢哋類型嘅工。」
由昔日薪高糧準的投行歲月,轉到前途未卜的創業世界,Geoffrey笑言少不了「美好的憧憬」,「一方面祈完禱,梗係覺得要做呢樣嘢,另一方面又會認為自己過往咁有經驗,又睇到呢個trend(趨勢),話唔定會做到個Unicorn(獨角獸企業),試吓囉!不過太太初時都唔睇好,佢份人比較保守,好彩大家傾完之後,佢話既然我祈完禱都覺得應該做,咁就去做,其實佢係信主多過信我,哈!」
然而理想與現實永遠有距離,他不諱言平台推出首18個月純粹在儲流量,連如何將流量轉化成收入都不得其法;眼見長期赤字,同事間又經常意見不合【見另稿】,妻子也不時提出質疑,2019年更一度想過放棄,人在失意時自然容易寄情宗教,「於是我又返去祈禱,同上帝講:『初初係祢叫我做(創業),但我而家唔想做喇,不如祢畀我走啦!』」
靠信仰堅持 終捱過低潮
話雖如此,他畢竟仍對這門生意抱有一絲期望,「我向上帝話,我列3個條件,如果呢3件事都發生……但我其實覺得可能性好細,咁我就繼續。」無巧不成話,該3件事最終都先後實現,首先是他希望妻子能給他某段特定經文作啟發,鼓勵不要放棄,「點知過咗幾日,佢(太太)真係念咗呢段經文畀我聽,係《約伯記》第4章2至7節。」
是命運還是巧合見仁見智,不久輪到第二件事應驗,他盼望有潛在投資者能向他講某句肯定說話,「嗰句話係乜就唔好講喇,總之佢真係講咗」;最後一項條件則是要在3個月內成功註冊商標,原先亦覺得機會一般,結果成事。既屬「神的旨意」,Geoffrey遂決心咬緊牙關堅持,皇天不負有心人,2019年底開始漸漸否極泰來,獲投資者注資,此後因新冠疫情起起跌跌,幸總算保持反覆向上。
「僱主擺咁多錢落去(招聘)廣告,只係想要個人,咁我哋可唔可以好簡單畀個兼職(員工)佢呢?等個僱主唔使每兩三個月就interview(面試)一次,然後位兼職做一陣又走,不斷重複呢個咁痛苦嘅loop(循環)。全職永遠請唔夠人,長遠如果(僱主)識得靈活運用兼職,係更加好嘅解決方案。」Geoffrey說。
他補充,招聘平台首要任務是助人找到生計,「食到飯先,呢個係基本;再上一個層次係搵到尊嚴,因為如果你失業,日日喺條街遊蕩,屋企人又等開飯,好無尊嚴;之後再上先至講工作意義,要搞掂生計同尊嚴先。」
新冠疫情向穩,經濟漸次復甦,基層工種需求增,打工除「搵食」,找到有興趣行業幹得開心,也是一種得着。
採訪、撰文:許鎮邦
攝影:黃潤根、受訪者提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