You are currently at: ejtech.hkej.com
Skip This Ads
Don't Miss

微塑膠危害|人類及犬隻睾丸 驗出12種微塑膠

By on May 23, 2024

原文刊於信報財經新聞「EJ Tech 創科鬥室

現今微塑膠無處不在,落入食物鏈再滲進人體血液,將威脅人類生殖健康。美國新墨西哥大學最近一項研究發現,在47個狗隻及23個人類樣本中,發現了12種微塑膠成份。男性睾丸微塑膠的平均濃度為每克329.44微克,幾乎是雄性狗隻(每克122.63微克)的3倍,論文發表在學術期刊Toxicological Sciences

微塑膠無處不在,更可能落入食物鏈,威脅人類生殖健康。(信報資料圖片)

研究發現,人類及犬類組織中最常見的聚合物是聚乙烯(PE),它用於製造膠袋及膠瓶;其次是聚氯乙烯(PVC),用於工業、市政、家庭等水管中,這種聚合物會干擾精子產生,並導致內分泌紊亂。

干擾內分泌影響生育

研究人員認為,現時環境中的塑膠含量,較以往任何時候都多,令人擔憂對年輕一代的影響,期望提供科學數據,讓人們改變生活方式,避免接觸大量微塑膠。

美國及瑞典科學家早於2020年,已在塑膠發現144種內分泌干擾化學物質(EDC),包括全氟烷基化合物(PFAS)、鄰苯二甲酸酯(Phthalate)、雙酚A(BPA)、鉛及鎘等有毒金屬。體內較高水平的EDC,與不孕、糖尿病等代謝紊亂,以及某些癌症發生率較高有關。若胎兒接觸EDC物質,或增加出現兒童自閉症譜系障礙(ASD)、注意力不足過動症(ADHD)、出生體重過低等風險。

支持EJ Tech

如欲投稿、報料,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,按這裏聯絡我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