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ityU|AI染色驗貓狗癌症 高準確兼免麻醉
原文刊於信報財經新聞「EJ Tech 創科鬥室」
現代人視貓狗等毛孩如家人,一旦寵物懷疑患上頑疾,往往要開刀抽取組織化驗,過程令主人倍感揪心。本地科企創新進領(ITsci)為香港城市大學支持初創,最新研發一款針對病理學的人工智能(AI)免疫染色技術,能以低入侵性取樣方式,協助獸醫診斷貓狗淋巴瘤細胞。
創新進領創辦人之一、城大物理學系副教授劉康德介紹,獸醫只需以微針抽取動物血液或其他體液樣本,再以電腦存取數碼顯微鏡樣本影像後,透過結合數碼化醫學成像技術的AI系統AIstain,並以「蘇木精—伊紅染色法」(H&E)染色。這方法僅需用一塊組織便能製作多個虛擬染色圖,減少樣本需求。
數小時有結果 每次收費156元
下一步,透過深度學習模型,對H&E染色圖加以分析、比對。過去耗時數日方能完成的診斷過程,現時可縮短至數小時,大大提升診斷效率。
劉康德指出,由於系統為網上平台,在實際應用時,化驗所毋須額外添置設備,沿用舊有化驗設備和普通電腦即可。收費方面,暫定為每次20美元(約156港元),相信遠低於傳統化驗成本。
縮短診斷時間固然重要,但準確率才是關鍵。劉康德稱,根據在城大動物醫療中心的臨床試驗結果,該技術與傳統診斷方法相比,準確率能達到約95%。
至於傳統染色方法「免疫組織化學染色法」,通常需要麻醉寵物,再開刀提取疑似病變位置組織樣本,切片後經過人手染色。該方法要求對切片多次染色,惟每塊組織只能染色一次,因此至少需要兩至三天才能獲得診斷結果。
夥港深醫院研究診斷乳癌
劉康德表示,寵物麻醉存在一定風險,這亦是令飼主憂心原因之一。以微針方式取樣,雖然免卻了麻醉程序,但就相當考驗取樣者手勢,以及安撫寵物的功力。
談及技術日後能否拓展至其他人類疾病,劉康德說由於人類乳癌的診斷方式,與現有動物診斷技術相似,因此乳癌將是團隊未來技術應用的重要方向,並已跟本港的伊利沙伯醫院,以及內地的北京大學深圳醫院合作一段時間。
劉康德透露,用於診斷貓狗疾病的模型數據量,收集300至500個病例已經足夠,而人類疾病的診斷至少需要數萬個病例。因此,把有關技術應用於人類診斷,發展步伐相對較動物緩慢,通常需要5至10年,方能達到成熟應用的水準。
採訪、撰文:周泳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