You are currently at: ejtech.hkej.com
Skip This Ads
Don't Miss

燧氏科技|自動化廚房助解人手荒 香港設計組裝 攻本地海外中餐廳

By on May 13, 2024

原文刊於信報財經新聞「EJ Tech 創科鬥室

近年港人流行北上消費,本地餐飲業要提升競爭力,除了控制成本,亦面對請人困難,引入科技有助分擔壓力。本地機械人初創燧氏科技(Hestia Technology Limited)研發出自動化廚房設備,利用機械人完成執料、調味、炒菜或油炸等一系列烹飪步驟,聲稱食品水準勝過真人廚師。該公司堅持在港設計及組裝,除了本地市場,亦主力外銷美國、日本等地,專攻「美式中餐」、「中華料理」等當地主流中式餐飲。

HestiaTechnology,燧氏科技,陳冠華,燧記厨房
陳冠華透露,設備銷往美國、日本等國家,專攻當地主流中式餐飲。(何澤攝)

研引入AI微調烹煮參數

這套設備除了遠銷海外,亦有不少本地應用案例。位於觀塘的燧記廚房是其中一間把餸菜全部交由機械人烹調的餐廳,記者現場觀察所見,食材儲存櫃、調味汁機、炒菜機械人及炸爐等設備由左至右一字排開。顧客透過二維碼落單後,廚房系統便自動工作。

HestiaTechnology,燧氏科技,陳冠華,機械人,ai,燧記厨房
機械人可完成執料、調味、炒菜或油炸等一系列烹飪步驟。(燧氏科技網上圖片)

Hestia Technology聯合創始人及行政總裁李燧寧表示,現時設備已研發至第四代,但由於公司產能不足,新產品會優先供應客戶,在燧記廚房作業的仍是第三代設備。Hestia Technology聯合創始人及董事長陳冠華補充,設備每次升級迭代,都以盡量減少人為影響、偶然因素為目標,且已取得各類專利。團隊現已着手研究引入人工智能(AI),以自動微調烹飪參數。

陳冠華透露,「智能化」是下階段目標,但能夠實現「標準化」,已解決業界不少難題。或會有人認為,機械人炒菜屬多此一舉,難及真人廚師可靠。陳冠華指出,本港不少餐廳面臨青黃不接,在海外想請一位中餐廚師更為困難,人工高昂之餘,水準亦很參差。

李燧寧提到,不少美國連鎖品牌在中國餐飲界相當「強勢」,反觀中餐在北美連鎖式經營的比率不足2%,對烹飪技巧要求較低的菜式,例如火鍋、小籠包一類,才容易在北美立足。如能藉科技減低招聘人手成本、統一出品標準,料有助連鎖中餐打開海外市場。

堅持香港製造易為買家接受

讓人意想不到的是,陳冠華除了身為港大講座教授,其創立的食肆「書湘門第」更曾入圍《米芝蓮指南》。陳冠華說,他一度有意把該餐廳擴張到海外,惟同樣受上述種種原因所限,才會萌生研發炒菜機械人的念頭。

HestiaTechnology,燧氏科技,陳冠華,機械人,ai,燧記厨房
燧氏科技研發的自動化廚房設備,堅持在港設計及組裝。(燧氏科技網上圖片)

在本地設廠,租金、人工自然昂貴。陳冠華解釋,生產空間及成本的確是「香港製造」的兩大難題,公司專攻海外B2B(企業對企業)業務,一套設備售價約13萬美元(約101萬港元),方能覆蓋生產成本。此外,由於產品升級速度快,研發需要跟生產團隊緊密結合,在本地設廠是最佳方案。陳冠華笑稱,根據自己到外國參加展會的經驗,港產設備更易被外國人接受,「大家對香港還是有一些親切感」。

逾百萬港元的設備,絕對稱得上昂貴。因此除出售機器外,Hestia Technology亦推出租賃模式,餐廳支付押金後,即可使用整套硬件,再因應烹製餸菜的數量支付軟件費用,毋須一次過投入大量資金購置。

採訪、撰文:周泳彤

相關文章:

燧氏科技|實踐再工業化 盼政府支援用地

支持EJ Tech

如欲投稿、報料,發布新聞稿或採訪通知,按這裏聯絡我們